2024-02-29 09:47:29來源:魔方格
摘要:眾所周知,我國的院校資源是非常豐富的,有很多比較知名的院校,比如: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復旦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大學,這些學
【資料圖】
眾所周知,我國的院校資源是非常豐富的,有很多比較知名的院校,比如: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復旦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大學,這些學校都是世界一流大學。2023年的高考就要來臨,想必很多學生和家長都非常關注我國的大學排名情況,全國的大學排名前100名有哪些吧!
一、全國前100名大學排名
雖然說我國的教育部門并沒有發(fā)布過權威的大學排名情況,但是很多第三方機構根據(jù)各種指標發(fā)布了大學排名。下面小編就根據(jù)校友會排名來進行整理,根據(jù)2022年校友會最新排名來看全國大學排名前100名的大學分別是: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大學、復旦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浙江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南京大學、武漢大學、中山大學等等。具體的排名如下,僅供參考:
| 名次 | 學校名稱 | 辦學層次 |
| 1 | 北京大學 | 世界一流大學 |
| 2 | 清華大學 | 世界一流大學 |
| 3 | 中國科學院大學 | 世界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 | 復旦大學 | 世界一流大學 |
| 5 | 中國人民大學 | 世界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5 | 浙江大學 | 世界一流大學 |
| 7 | 上海交通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(前列) |
| 8 | 南京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(前列) |
| 9 | 武漢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(前列) |
| 10 | 中山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(前列) |
| 11 | 吉林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12 | 華中科技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13 | 天津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14 | 四川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15 |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| 世界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16 | 南開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17 | 北京師范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18 | 西安交通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(前列) |
| 19 | 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(前列) |
| 20 | 山東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20 | 中南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22 | 廈門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23 | 同濟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24 | 東南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25 |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|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|
| 26 | 東北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27 | 西北工業(yè)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28 | 華東師范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29 | 北京理工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30 | 華南理工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31 | 大連理工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32 | 湖南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33 | 重慶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34 | 中國農(nóng)業(yè)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35 | 蘭州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 |
| 36 | 華中師范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37 | 電子科技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38 | 西南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39 | 河海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40 | 武漢理工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1 | 西南交通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2 | 北京科技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3 | 華中農(nóng)業(yè)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4 | 北京交通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5 | 西北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6 | 鄭州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7 | 南京農(nóng)業(yè)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8 | 華東理工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49 | 蘇州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50 | 南京理工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51 |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52 | 東北師范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53 | 南京師范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54 | 中國海洋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55 | 中國地質(zhì)大學(武漢)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56 | 西北農(nóng)林科技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57 |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58 | 北京郵電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59 | 湖南師范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59 | 上海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61 | 暨南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62 | 合肥工業(yè)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63 | 哈爾濱工程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64 | 南昌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65 | 陜西師范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66 | 華南師范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67 | 東華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68 | 中南財經(jīng)政法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69 | 云南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70 | 北京協(xié)和醫(yī)學院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71 | 上海財經(jīng)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72 | 福州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73 | 中國礦業(yè)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73 | 中國政法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75 | 江南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76 | 北京化工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77 | 中國石油大學(華東)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78 | 河南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79 | 寧波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80 | 首都師范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81 | 廣西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82 | 長安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83 | 北京工業(yè)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84 | 對外經(jīng)濟貿(mào)易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85 | 中央民族大學 | 世界高水平大學(特色) |
| 86 | 西南財經(jīng)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86 | 太原理工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88 | 安徽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89 | 北京林業(yè)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90 | 遼寧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91 | 貴州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92 | 新疆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93 | 內(nèi)蒙古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94 | 中央財經(jīng)大學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95 | 東北林業(yè)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96 | 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 | 中國一流大學(特色) |
| 97 | 華北電力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98 | 東北農(nóng)業(yè)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99 | 南京郵電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100 | 四川農(nóng)業(yè)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| 101 | 大連海事大學 | 中國高水平大學 |
二、院校推薦
1、北京大學
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,是985也是211,更是C9聯(lián)盟成員之一,多年來始終與清華大學難分上下,該校不管是師資力量、還是學科建設方面都具備著極大優(yōu)勢。該校師資力量這一塊兒自然是沒的說的,擁有教職工(不包含博士后)21183人;專任教師數(shù)7317人,其中,按職稱劃分:正高級2217人,副高級2231人;更匯聚了中國科學院院士76人,中國工程院院士19人,發(fā)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5人,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13人,“萬人計劃”入選者28人,還有一大批杰出優(yōu)秀人士。
2、清華大學
清華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,位列國家“雙一流”A類、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大學。學校辦學歷史極為悠久,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始建的清華學堂,校名“清華”源于校址“清華園”地名,是晚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,其建校的資金源于1908年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。隨后在歷經(jīng)清華學校、國立清華大學,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、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,1946年遷回清華園,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清華大學才進入新的發(fā)展階段。
3、中國科學院大學
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。根據(jù)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,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,其中A+學科18個。在2022年3月公布的ESI(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)最新數(shù)據(jù)中,國科大全球排名42位,位列內(nèi)地高校第一位。在ESI全部22個學科排名中,國科大材料科學、化學、環(huán)境/生態(tài)學躋身ESI前萬分之一行列;材料科學、化學、環(huán)境/生態(tài)學、植物與動物科學、地球科學、生物與生化、物理學、農(nóng)業(yè)科學、工程科學等9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,19個學科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學科。
中國科學院大學經(jīng)過多年發(fā)展,現(xiàn)已組建一支結構合理、學術水平高、教學經(jīng)驗豐富的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,共有專任教師3155人,其中兩院院士191人;各培養(yǎng)單位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2880人,其中博士生導師7537人(含中國科學院院士239人、中國工程院院士40人)。